伤寒是怎么引起的?该怎么治?


秋春季节的雾露雨湿、夏季的吃凉性酒酪、冬季的风雪风雨,这一切,全是每一个人日常生活可能会亲身经历的,那么伤寒是由哪些造成,该怎么治疗呢?


1.伤湿于表


发病原因:雾露雨湿,乘以肌表,手感其气,乃致病发。别称“冒湿”。


病症:头昏脑胀身重,如裹如蒙,身热无汗,满身不舒,四肢倦懈,甚则胸闷气短痞满,恶心干呕,腹胀便稀,舌苔薄白而滑,脉诊浮软。


治疗方式:散风清热利湿,如去湿羌活汤、神术散,去湿气出汗,如藿香正气散。夏月伤湿无汗,能用香薷饮以去湿气出汗。


2.湿痰阻碍


发病原因:素体脾胃阳虚,湿浊不融,湿郁于中,壅结成痰;湿痰阻碍于内;或过食吃凉性、瓜果蔬菜、膏粱肥甘,损害肠胃,阳虚不可以消化吸收,以至湿痰停积。


病症:胸痞脘痛,呕吐泛恶,身体困乏,食欲不佳,大便溏泻,小便缺少,口不口渴或渴喜冬季热饮,又不可以多饮,舌苔白腻,脉诊濡缓,如痰湿中阻,以至清阳升不上者,也可以造成眩晕不适感;湿痰阻碍心中,心中气血被郁遏,则由此可见胸隔满闷,甚则胸痛彻背,胸痹气塞,吸气不好。


治疗方式:健脾胃止咳化痰,方如二陈汤、平胃散、理中止咳化痰丸、香砂二陈汤、香砂六君子汤等。眩晕者,能够半夏天麻黄芩汤以健脾胃舒肝止咳化痰。胸痹气塞者,宜行气宽胸,用栝蒌薤白半夏汤、枳壳薤白桂枝汤以行气通阳。


3.湿寒变黄


发病原因:脾胃阳虚,湿寒内蕴,不可以消化吸收,心脾阴黄;或阳黄过服微寒清热解毒之剂,损害肠胃气血,也可以寒化变为阴黄。


病症:淡黄色黯淡,畏寒怕冷少食,神思困乏,脘腹胀满,小便不畅,排便不实,舌白质淡,脉诊沉细乏力,甚则脉伏肢厥。


治疗方式:宜温运去湿气,方如茵陈术附汤、茵陈理中汤、茵陈四逆汤等。

伤寒是怎么引起的?该怎么治?


4.水液内停


发病原因:脾肾阳虚,不可以利湿,上不制水,湿聚大水,水液内停。


病症:相貌水肿,身肿肢肿或腹部发胀,食欲减退,大便糖稀尿少,口和不渴,舌苔薄润,脉诊沉迟,如水肿势急,能致遍体水肿,腹胀。如水液下滑,则两胫肿胀,腰脚重着,或行走不便,麻木走痛,则为湿脚气之病。


治疗方式:温运去湿气,如实脾饮以温脾利湿;真武汤、金匮肾气丸以温肾利湿。水液下滑成湿脚气者,亦宜温运去湿气,能用鸡鸣散以健脾养胃。


不知道羊奶粉的作用与功效,你就out了
上一篇 2024年12月16日
吃鱼皮会胖吗
下一篇 2024年12月16日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8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相关推荐